网红学院

2023自考马原必背简答题高频考点汇总

于觅晴2023-09-26 14:08:33

马原命题的另一大特点是它的适用性。事实上,考试中的多项选择题很少直接测试概念记忆,主要通过案例、说、古诗词等形式的命题。自学考生彻底理解理论只是第一步,考试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材料、抓住问题的要点,在此基础上,调动理论知识回答问题。

2023自考马原必背简答题高频考点汇总

马原简答题自学知识整理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1节 物质世界与实践

1.哲学是系统化的、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一种世界观、方法论与价值观的统一。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以及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主要的问题,也就是说,世界的起源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同一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世界能否被理解的问题,这是一个哲学认识论问题。

②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第一方面的基本哲学问题,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基本哲学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区分不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社会历史观的一个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首要的问题,它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相连的、存在发展状况,或者孤立无援、以静态状态存在,这个问题的不同答案,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服从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不与唯物主义相结合,它与理想主义相结合。

3.世界的基本问题,本质上是世界统一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现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直觉性、不完整),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基本思想是:

第一的、认识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第二、相信世界是由物质统一的,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第三、相信世界因运动而发展、无限多样性中的统一,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将世界的起源归因于一种或几种特定物质形式的局限性。

5.物质的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运动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不可避免地导致形而上学;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载者或主体,不可避免地导致理想主义。

6.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无限,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的和相对的、无限与有限的统一。

7.实用角度是马..思想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8.实践是主体主动改造和探索客体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性、有意识的代理、社会历史性。三种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9.为什么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用的:①劳动实践是人类产生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②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③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和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2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观、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一般特征。如果你只看到事物之间的差异而没有看到联系,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只看到联系而不看到差异是相对主义观点。

1.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①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②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③联系的普遍性意味着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孤立存在,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关联;事物的组成部分不能孤立存在,与其他元素相互关联。

2. 连接的复杂多样性:

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②认识事物之间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对我们观察问题、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从各个方面把握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第二,必须抓住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避免不同的连接,不分轻重缓急,甚至本末倒置。特别要注意避免只看到直接联系而忽视间接联系的片面倾向。

3.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① 关联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② 发展变化观与静态变化观的对立③承认事物内部矛盾与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形而上学坚持一点理论。

对立统一定律: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问题的本质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4.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这是宇宙的基本法则:

①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②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关键

③ 矛盾分析是最基本的认识方法

④你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对立矛盾统一的规律,这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区别。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的事情..意识形态的活灵魂。

5.对立统一定律又称矛盾律,基本内容是: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冲突双方既团结又斗争,这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的两个基本性质,即身份(冲突双方是相互依存的、互联)和战斗力(冲突双方是相互排斥的、互相反对)。

6.两点理论与关键点理论的统一原则及其现实意义:

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次关系原则,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理论和重点理论相统一。

③ 坚持两点理论,就是当了解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必须看到主要矛盾,不忽视次要矛盾;当认识到某个矛盾时,必须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将承诺“一点理论”错误。

④ 抓住要点,就是当了解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必须着力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个矛盾时,必须重点抓住矛盾主要方面。如果没有初级和次级的区别,没有抓住重点,平均使用武力,将导致“均衡理论”。

④两点理论和关键点理论是相互包容的、内部统一。坚持两点论和关键点论相统一,只看问题、做事全面,而且要善于抓住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一系列“用双手抓住”政策,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势,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必须把握主流,坚定信心,不忽略支流,认真解决存在问题,这些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具体表现。

质量相互转化规律:质的相互转化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现状和过程。割裂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就会导致庸俗的进化论、冒险主义、灾变理论。

7.度的含义和把握事物程度的含义:

①度是指事物保持自身质量的数量极限(或范围、振幅),体现了质与量的统一。度数的两端都有限制或边界,称为关节点或临界点。某物的量在度数范围内变化,事物的质量保持不变,量变突破接点,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量发生变化。

②把握事物的程​​度很重要。从理解上来说,只有把握事物的程​​度,注意决定质量的数量限制,才能够准确的了解事物的品质。在实践中,只把握事物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提出正确的原则来指导实践活动,坚持适度原则,防止“经过”或者“不如”。当需要保持事物相对稳定时,尽量将数量变化控制在过量范围内。

8.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和物质基础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②质量相互转化的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与步骤结合起来、分阶段努力、结合稳健进取的精神,反对急躁、冒进,渴望成功,我们也要反对保守落后,犹豫着要不要向前走。只有这样,只有这样,各项社会事业才能又好又快发展。

否定法则:

基本内容:事物的发展经历了两次辩证的否定,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到了否定之否定阶段,由此可见,事物的发展呈现出螺旋式、波浪式的过程。

9.肯定与否定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①任何事物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肯定方面是指某事物维持其存在的方面,也就是说,肯定这个事物是它本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一个方面,消极方面是指某事物导致其毁灭的方面,也就是破坏现有的事物,将其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

②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与否定是相互依存的;另一方面,肯定与否定相互渗透。

10.否定辩证法观的内容及坚持否定辩证法观的意义:

①辩证否定的内容是:第一的,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来否定自己,而不仅仅是外力作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纽带。第三,否定就是扬弃,它既是克服又是保留,新事物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事物,并保留旧事物的积极成果。

②坚持辩证否定观,我们必须以分析的态度对待一切,反对未经分析就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为了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性地继承,它反对充分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我们也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外来文化要立足于中国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收其有用、合理的内容,抵抗它的腐烂、正在衰退的东西。

11.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①内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外部因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②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这是第一个原因;外部因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这是第二个原因;外部因素通过内部因素起作用。

12.因果关系的原理及意义:

①因果关系是:第一的,因果是相互依存的。第二,因果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因果相互作用。

②掌握因果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的,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它的本质和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第二,正确把握因果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有效指导未来的行动。

13.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意义:

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势。必然性源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未来和方向。事故是由非根本矛盾和事物的外部条件引起的,在事物发展中处于从属地位,加快或减慢事物的发展。

②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的,一定要通过很多的机会才能体现出来。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必要补充。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掌握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原则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的,因为机会是由必然决定的,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未来,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不要被偶然所迷惑。第二,因为必然性可以通过大量的机会来体现,偶然性是必然性的体现和补充,那么在科学研究中,抓住偶然提供的机会,揭示偶然事件背后隐藏的必然性。

14.可能性与现实关系的原理及意义:

①可能性与现实之间有明显的区别。目前还不存在这种可能性;现实已经存在。不要将两者等同。

②可能性与现实是统一的。一方面,两者紧密相连、不可侵犯的。另一方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掌握可能性与现实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的,可能性不等于现实,一切工作必须立足实际,不要从可能开始。第二,将美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想到最坏的情况,向善而努力。

15.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原则及意义:

①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

②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第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取决于内容。第二,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应。第三,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构图形式和内容之间从基本适合到不适合、进入一个新的、基本合适的、矛盾运动的连续循环。

③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错综复杂。第一的,归根到底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一个僵化的决定。第二,在某些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的内容也能以新的形式出现。

④掌握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原则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产生反应,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内容和需要创造新的形式或者利用旧的形式。在观察和解决问题时,首先关注内容,反对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但我们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应,我们必须反对抹杀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

16.本质与现象关系的原理和意义:

①本质和现象是不同的。第一的,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第二,现象是个体的、具体的、许多不同类型的,其本质是同类现象中的共性、常见的事情。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腐烂的,本质比较稳定、相对平静。

②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现象与本质不存在平行关系,本质决定现象,它是现象存在的基础,现象的产生和变化最终取决于本质。

③掌握本质与现象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的,因为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了解事物的现象并不等于了解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来揭示,而不是只注重对事物的表面理解。第二,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关联的、相互依存,本质是通过现象来表达的,现象表达本质,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分析现象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我们决不能凭空想象事物的本质而不留下现象。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1.法律有两个特点:客观性,普遍性。

2.从原点来看,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语言发展的产物。

3.意识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

①意识是人脑的功能,人脑是意识的物理器官

②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形象,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意识的主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意识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③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一定的影响④意识可以通过指导实践来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4.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①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还要脚踏实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我们需要解放思想,创新。只有这样,只有这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不断推进。

一、简述唯物辩证法本质和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宇宙的基本法则。

回答:第一的,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关键。第三,矛盾分析是最基本的认识方法。第四,你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对立矛盾统一的规律,这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区别。

二、简述承认事物相对静态存在的意义。

回答: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了解事物的多样性并区分不同的事物。

2、只有承认相对静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事物分化和现象发生的条件。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了解绝对运动。

三、简述唯物辩证法的反面观点。

回答:1、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来否定自身。

2、辩证否定有两个重要特征;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五一。第二,否定是事物之间的联系。

3、辩证的否定作为发展与联系的统一就是扬弃,扬弃既是克服又是保留。

四、简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回答:第一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变数量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不会有质的变化。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纯粹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五、简述因果关系为对立统一关系。

回答:道德原因和结果是相反的。在特定的因果关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要混淆或颠倒。第二,因果是统一的,第一的、因果是相互依存的;第二、因果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个因果是交互的。

六、简述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回答:1、意识的起源。首先,意识是大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一的、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性到生物的刺激敏感性;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敏感性到动物的感受和心理;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学到人类意识的出现。第二,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第一的、人工将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出现提供物质器官;第二、劳动产生语言,为意识内容提供物理外壳。

2、意识的本质:第一的、意识是人脑的功能,人脑是意识的物理器官;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形象,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第三、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简而言之,本质上,意识是人脑的功能、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形象、是社会的产物。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就可以看出,意识取决于物质,物质是首要的,意识是次要的。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