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学院

自考思修考前必背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

马茗2023-10-14 10:30:21

自学与反思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必修课,考生需要花费精力去理解背诵内容,学题小编精心整理了自学考试必记知识点,供各位考生复习记忆。

自考思修考前必背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

自学必备知识点

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意义、特点与功能

(1)理想的意义: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理想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的、为了未来的社会和

对个人发展的向往和追求、这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中的集中体现。

(2)理想型:按性质和级别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远大理想和一般理想。

(3)信仰的意义: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仰就是知识、情感、意志的有机统一,这是人类

人们坚信某种思想或事物,并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付诸实践的一种心理状态。

(4)理想与信念的关系:理想和信念是相互依存的。理想是信念的基础和前提,信念是实现理想的关键

保证。

(5)理想信念的作用和意义:

1 指引人生的目标;

2 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

3 提升人生精神境界。

二、在实践中将理想变为现实

1、辩证地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1)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对立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正如它应该"和"是真的"矛盾。理想的感觉

现实的法规和限制,不要脱离现实,幻想未来。

(2)理想与现实统一: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就是未来的现实。现实包含着理想的成分,原因

想象中也包含着现实。

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1)社会理想、指导个人理想。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指导,个人理想的实现取决于

社会理想的实现。

(2)社会理想是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聚合和升华。社会理想的实现最终有赖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合作

一起工作,并体现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中。

思考第二章要点总结

一、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被大多数国家成员认可的价值观

方向、思维方式、伦理、精神气质的总和。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面貌,是一

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2)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色、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理念、演员

模式、价值取向、精神面貌与社会风尚的总和。

二、爱国主义作为核心民族精神

1、爱国主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个人对祖国的依赖,这是人们对自己的

家园、民族和文化归属感、认同感、尊严与荣誉的统一。道德规范着个人与祖国的关系

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1 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 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动力。

(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3)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4、论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潮流与爱国主义的关系,需要确立的概念包括:

(1)人们因地区和信仰而异,但报效祖国的愿望应该是没有区别的。

(2)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与全球政治不同、文化融合。

3、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

1 促进祖国统一;

2 促进民族团结;

3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思考第三章要点总结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了

1 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

2 人生道路的方向;

3 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

2、人生观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

3、生活目标,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1)人生价值本质上包括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1 人生中的自我价值,它是个体生命活动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物质和事物缺乏掌控

精神需求的满足;

2 人生的社会价值,它是个体生命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对他人的价值。衡量人生社会价值的标准是

个人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

(2)人生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生命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就是个体的自我完善、全面发展

保护。

2、人生价值标准

(1)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这是人生价值最基本的内容。

(2)人生价值评价的基本标准,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活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无论是通过实践

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越大,社会对他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

(3)劳动和贡献的规模是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

三、科学对待生活环境

1、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相处应遵守的原则:

(1)平等原则。平等对待他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

(2)诚实信用原则。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

(3)宽容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要条件。

(4)互助原则。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2、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的胜利,通常总是一个小组内或多个小组之间协作努力的结果;合作还有

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缺乏活力。

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1)正确认识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统一关系。

(2)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3)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四修第四章背诵知识点总结

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1、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经济基础决定的,它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1)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认知功能、规范和调节功能。

1 道德的认知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2 道德的规范功能是以正确的善恶观为指导的,规范专业领域的社会成员、社会公共领域、家族域

的行为,规范个人道德建设;

3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引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功能和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2)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1 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2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具有重大影响;

3 道德通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4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们的自我提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5 在阶级社会,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革命道德

中国革命道德:

(1)是马..意识形态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的产物;

(2)是中华优秀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3)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新升华和质的飞跃;

(4)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三、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专注于"四综合"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2)全面深化改革、这意味着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更大,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将

大。推动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以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为指导。

(3)全面依法治国,法律和道德需要共同努力。

(4)全面从严治党,要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服务人民为中心、以集体主义原则为基础。

(2)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原则。

四修第五章背诵知识点总结

一、社会伦理

1、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活动的广度;

2 活动内容公开;

3 与你互动的人的复杂性;

4 活动多元化。

(2)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的重要基础;

2 公共生活有序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3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4 公共生活有序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

(1)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

和谐稳定的最低道德要求。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 文明礼貌是规范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2 助人为乐是公共生活领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这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础

要求。("绅士与成人之美"、"做好事是最幸福的"、"菩萨");

3 爱护公共财产,就是珍惜和爱护社会共同劳动成果,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4 保护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福祉,关系人民群众的未来;

5 遵守法律法规是社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它是维持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3、网络生活的道德要求

1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 健康的在线沟通;

3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 培养网络自律精神。

二、职业道德

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

1 对工作的热爱和奉献(最基本的要求);

2 诚实;

3 公平行事;

4 为人民服务;

5 贡献社会。贡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水平要求,体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导向。

三、个人道德

1、个人道德是个人自觉的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法律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

状态和行为。

2、个人品德具有鲜明的特点:

1 实用性;

2 综合的;

3 稳定。

3、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个人品格对道德和法律职能的履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 个人道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基础;

3 个人道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主题精神力量。

四修第六章背诵知识点总结

一、法律的概念与发展

1、法律定义:

法律由国家颁布或认可,并由国家执法部门执行,反映了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

超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确认、旨在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

系统。

2、资本主义法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原则上:

(1)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一致;

(2)符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契约自由原则;

(3)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4)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适应的人权保障原则。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

1、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首先是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系统、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改革

进步。还,法律也有指导方针、预测、评价、力量、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1)指导是法律最重要的作用。法律的指导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规范、禁止性和强制性规则

风扇实现。

1 授权规范指导人们可以做什么或有权做什么;

2 禁止性规范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

3 强制性规范指导人们应该或必须做什么。

(2)预言。法律对某种行为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使人们能够预见其行为的性质和后果,

从而自觉地履​​行法律行为,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

(3)评价功能是指法律对行为的法律意义进行评价的作用。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行为,

合法与非法均可依法作出,合法和不当的评估。

(4)强迫。法律是在国家强制力的支持下实施的,其强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公民和其他法律主体必须执行

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公民和其他社会组织实施违法行为应当受到的处罚。法律的强制效力是

有利于促进公民和其他法律主体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建立法律权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良好社区

会议秩序。

(5)教育作用。实现教育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 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2 通过制裁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警示违法者及广大社会人士;

3 表彰法治建设先进人物,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环境。

2、社会主义法律的运作

合法经营的流程主要包括,立法(立法)、执法(执法)、适用法律(司法)、合法合规(受

法律)ETC。

(1)立法

1 立法是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它是依法运作的

初始链接和关键链接;

2 立法程序一般包括:a.提起法律诉讼;b.法律案件的审议;c.对法律案件进行投票;d.颁布法律。

(2)执法: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3)适用法律

1 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适用法律办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2 司法机关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法院代表国家

行使管辖权;

3 正义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的、合理的、及时。

(4)合法合规

1 法律合规性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履行义务和义务

活动。人们通常把守法理解为履行法律义务;

2 依法办事有两层含义:一、依法享有和行使权利,二、依法承担和履行义务。

四修第七章背诵知识点总结

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践行中国特色社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三方面的核心本质。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

防护等级。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术支撑,这是全面的法治

国家行动指南。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方略。

二、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1、法律思维的基本内容。

(1)法律是至高无上的。具体表现是法律的普遍适用、优先权和不可侵犯性。

1 法律的普遍适用性,这意味着法律对国家主权范围内的所有人具有普遍约束力;

2 法律优先权,是指同一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社会规范的调整,优先考虑法律规范

的用法;

3 法律的不可侵犯性,意味着必须遵守法律,违反法律将受到惩罚。

(2)功率限制。权力限制分为法定权力、权力伴随着责任、权利受监督、四要求违法者追究责任。

(3)公平正义。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和公平、公平的机会、规则的公平性和补救措施的公平性。

(4)人权保障。人权的法律保护包括宪法保护、立法保护、行政和司法保障。

1 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2 立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

3 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

4 司法保护是人权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

正当程序。正当程序合法、中立性、参与性的、宣传、时间限制等基本特征。

2、培养法律思维的途径:

1 学习法律知识;

2 掌握法律手段;

3 参与法律实践;

4 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三、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尊重法律权威意义重大,显示为:

(1)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

(2)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至关重要、对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极其重要;

(3)尊重法律权威就是人民意志的实现、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4)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2、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相信法律;

2 尊重法律;

3 遵守法律;

4 维护法律。

四修第八章背诵知识点总结

一、法律权利和义务

1、法定权利

(1)合法权利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 合法权利内容、实现的类型和程度受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2 合法权利内容、分配和实施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而异;

3 合法权利不仅是法律规定或承认的,并受法律保护或保护,不可侵犯的;

4 合法权利必须依法行使,合法权利不能肆无忌惮地行使;

(2)合法权利的分类: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

基本权利是指宪法和宪法性法律规定的权利,喜欢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宗教自由;③身体来自

取决于;③受教育权等。

2、法律义务

(1)法律义务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由于作为或不作为而对他人承担的责任。

(2)法律义务的履行有两种形式:

1 作为,是指义务人所实施的积极行为;

2 无所作为,指义务人不得实施某项行为。

(3)法律义务具有法律效力,违反法律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包括:①民事责任。②行政职责

和③刑事责任等。

二、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1、政治权利和义务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和自由的总称。包括投票权、被选举权、政治言论自由、

民主管理权、监督权等。

2、个人权利和义务

人身权是指公民受保护免受不法侵害的权利,包括生命权和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个人尊严权、住宅安全

全权、具体权利,例如通讯自由权。

3、财产权利和义务

财产权是指公民的财产权、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劳动或者其他合法途径取得财产和占有权、使用、收入、处置财产

是的。

4、社会经济权利和义务

(1)社会经济权利以生存权为核心。

(2)将生存权视为首要人权。一般来说,国家对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负有三个层次的义务:

1 尊重的义务,即不采取行动干预的消极义务;

2 保障义务,即保护公民免受第三方行为侵害的义务;

3 履行的义务,即有义务采取积极措施,为公民提供一定的服务、提供一定的便利。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