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学院

自考语言学概论重点笔记知识点整理

高映雪2023-07-14 12:21:29

考生应抓住重点做好自考准备,集中复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小编为您总结了《语言学导论》部分章节要点,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准备考试。

语言学概论重点笔记

第一章 语言与语言学

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回答:语言能力和身体因素、与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物现象,也不是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完全是在语言环境中习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回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指的是”。能指是能够指代某种含义的组件,所指为所指的含义内容创造了一个术语。(2)语言学“随意的”。符号的物质实质与其所表达的意义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动机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质与所表达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完全任意,习惯的。(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在同一个社会、同一个时代,对于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强制性的,而且语言也在不断发展。(4)语言符号的离散和线性特征。单词一次只有一个单词,用一句话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并且在时间轴上线性排列。

3. 复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回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元与前一个语言单元或后一个语言单元,或者以及前后两个语言单元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聚合关系是它们在组合中的某个位置可以互相替换,有共同特征,聚合和分类。组合是一种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一种排序规则,有组合、聚合关系,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体现在组合关系上,也就是说,从组合关系来分析,组合关系表示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因此,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4. 解释“象征”

回答:符号是指按照社会惯例,用特定的物质实体表达特定含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组合。

5. 解释“语言”

回答:语言是同一社会群体在言语活动中所共有的,有规律、有系统的部分,语言是同质的,社会词类。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国籍和历史。

6.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回答:语言的客观形式首先是口语,客观存在的第二种形式,是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口语是首要的,书面语言是次要的。书面语言被加工、口语的书面形式的提炼和发展。口语和书面语的基本语言成分,即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大多数情况下基本相同。

7. 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区别。

回答:语言是同一社会群体在言语活动中所共有的、有规律、有系统的部分;但含有个人成分或个人不纯的言语行为和言语只能属于言语。

8. 解释“普通语言学”。

回答:语言学是指研究人类社会中语言的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以普通语言学为研究对象,探索所有语言共有的功能、普通法、结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则。

9. 解释“应用语言学”。

回答:将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一领域,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指语言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10. 解释“传统语言学”。

回答:一般指20世纪之前​​的语言学,尤其是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之前的语言学。

11. 解释“内部语言”。

回答:第一的,内部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第二,内语的交际对象是说话者本人,并且没有声音。所以,内在语言是未说出口的内心话语。

第2章 演讲

1. 解释“嗓音”。

回答: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含义的声音。

2. 解释“沥青”。

回答:音调是声音的音调,主要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

3. 解释“声音强度”。

回答:音高是声音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振幅的大小。

4. 解释“声音长度”。

回答:声音的长度就是声音的长度,由声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

5. 解释“音质”。

回答:音质是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体特征,这取决于声波的形式。

6. 简答演讲中最基本的要素。

回答:从物理角度来看,声音有音高、声音强度、声音长度、音质四要素。音质是最基本的要素,因为它是区分一种声音与另一种声音的基本特征。影响音质的三个因素是:(1)发音不同;(2)发音方法不同;(3)谐振器的形状不同。语音的音质也取决于以上三个因素,现在(1)声带振动,这是发音的因素。(2)如何克服呼出气流在肺部遇到的阻碍,这是发音方式的一个因素。(3)肺部的气流在哪里受阻,如果没有阻碍的话,嘴巴是什么形状,这些将导致谐振腔的不同形状。

7. 简答演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回答:言语的社会属性首先体现在: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由社会习俗建立的,抛弃了社会的规矩,没有语言,没有声音。言语的社会属性还体现在言语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上。

8. 简答国际音标与音素的关系。

回答:国际音标由国际音标协会制定、用于表示世界语言或方言发音的符号。其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仅由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仅代表一个音素”。可见的,它与音素一一对应。

9. 简述元音分类的依据。

回答:(1)元音根据舌头的作用部位可分为两类:表面元音和顶端元音。(2)舌元音根据舌头的高度或嘴巴的张合分为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等;根据舌位分离前元音、中央元音、后元音;根据唇形的圆润程度分为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3)根据舌尖状态的不同,舌尖分为舌尖前元音、顶后元音和卷舌元音。(4)元音根据软腭的升降可分为口元音和鼻元音。

10. 解释“音素”

回答:音素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的语音单位,它是在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含义的最小声音单位。

11. 讨论音素的本质(特征)。

回答:(1)音素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有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这种音素意义差异的功能称为“判别功能”。(2)音素不仅起到区分意义的作用,它是具有这种区分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3)音素是由一组彼此不同、无区分作用但音调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一个声音类别。(4)音素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始终是特定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超越语言或方言的音素。

12. 音素的划分。

回答:来自材料成分的音素,可分为音素和非品质音素。音素作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异来区分意义的音素称为“音质音素”。按间距、声音强度、根据声音长度的差异起到区分作用的音素称为“无音音素”。非语音音素包括那些利用音调差异来区分含义的音素“调整位置”、利用音调和其他方面的差异来区分含义“复位”并利用发音的长短来区分意思“时隙”。

13. 解释“音位变体”。

回答:属于同一音素的不同音素称为“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免费版本”。条件变体是指出现在不同语音环境但属于同一音素的两个或多个音素。自由变体是指两个或几个音素可以出现在同一语音环境中,且无区别意义。

14. 简短的回答“对抗关系”和“补充”关系。

回答:音素之间有两个重要的关系,一是“对抗关系”,一是“互补关系”。相反的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它们的差异会导致语素或单词的语音形式发生变化,语素或词义。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有各自的出现环境,绝不会出现在同一个语音环境中。

15. 简答中音素与变体的关系。

回答:音素是从特定音素抽象出来的功能性声音类,音位变体是音素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表现。音素是用来概括和反映一组音素区分度的功能单位,音位变体是音素在各种语音环境中的实际发音。

16. 解释“音素的区分特征”。

回答:具有区分音素功能的语音特征称为音素区分特征,显着特征。音素的区分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素彼此区分,形成反对,但也允许不同的音素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相关联,聚集成组。

17. 音素和音素之间的区别。

回答:音素与音素的区别如图所示:(1)不同的分割角度。音素是人类语音音质划分的最小语音单位,如果两个声音的音质不同,两个不同的音素。(2)划分范围不同。音素是人类语言中可以使用的所有声音中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是划分为特定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的最小声音单位。

18. 解释“音节”。

回答: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的,也是最容易区分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由音素和音位组成的最小语音结构单元。

19. 简单回复元音和几个连续元音之间的区别。

回答:多元音的几个组成部分属于一个音节,发音时发声器官只有一种肌肉紧张;连接的元音属于不同的音节,发音中有几个元音时,有几个肌肉紧张;双元音是一个整体,发音时发声器官的运动是连续滑动,元音的音色逐渐变化,不间断,中间会有一系列的过渡声音。几个相连的单声道声音是相互独立的,发音时发声器官的运动是跳跃式的,元音的音质突然,没有过渡声音。

20. 解释“双辅音”。

回答:一个音节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称为“双辅音”。

21. 解释“语音变化”。

回答:在连续流动中,一个声音可能会受到邻近声音的影响,或不同的位置,或说话速度、高和低、由于强弱不同,发音有一些变化,这种现象称为“语音变化”。常见的语音变化有:(1)同化,语音流中的两种不同声音,其中一个由于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与它相同或几乎相似。(2)异化,语音流中两个相同或相似的声音,由于受另一个的影响,一个不相同或不相似。(3)削弱,语音流中的某些声音发音较弱。(4)脱落,语音流中丢失一些原始声音。(5)放大,有时,以前不存在的声音会添加到语音流中。

22. 解释“韵律特征”。

回答:韵律特征也称为超调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之外的音高、声音长度、音调的变化。长音和短音、语气、口音、语调是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有两个特点,(1)它们只能与音色组件一起出现。(2)它们都是对比鲜明的特征。

23. 解释“声波”

回答:当人们说话时,音素和音素、音节到音节,连续的言语流,这些语音单位来回转换、当互连时,因其性质不同,会采用不同的过渡连接方式,这些方法称为“声波”或者“对联”。

24. 解释“双元音”

回答: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合元音“双元音”,在双元音中,前面的元音听起来更响亮“前音双元音”,最后一个元音听起来更大叫“后发双元音”。

25. 解释“三合会”。

回答:由三个元音组成的复合元音称为“三合会”。三元音一般是中间发弱、两端发弱,因此也称为“中音双元音”。

26. 简答汉语的音节结构特征。

回答:(1)普通话 拥有V、C-V、V-C、C-V-C这四音节结构的基本类型,然而,汉语普通话的音节中不允许有两个或多个辅音相连的辅音簇。(2)普通话闭音节尾辅音-G只有鼻音。(3)普通话音节中元音和辅音不超过四个。

27. 解释“时隙”。

回答:长音和短音也可以起到区分元音和辅音等意义的作用,所以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个音素,这个非声学音素被称为“时隙”。

第 3 章 词汇

1. 解释“词汇”。

回答:词汇是语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词汇也可以称为词汇。词汇或词汇作为语言术语是一个特定的集体概念,单词和短语的集合。它只能指一种语言中所有单词和短语的整体,而不是特定的单词或短语。

2. 简答词汇的性质和特点。

回答:(1)语言的产生既是任意的又是合理的。任意性与理性统一:任意性是词汇之道,动机是持续丰富词汇的手段。(2)词汇在表达上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民族性。词汇的普遍性和民族性统一:词汇的普遍性使得各种语言的词汇能够表达大量共同的概念,民族性使得某种语言的词汇体现出一些独特的认知。(3)词汇在变化中很活跃,且稳定。词汇的活跃性和稳定性统一:活跃度允许不断添加和替换词汇表中的各个元素,这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不断变化的需求;但稳定性使词汇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整个系统保持固定和平衡。

3. 简答词汇的作用。

回答:从词汇在各语言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来看,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我们通常会说话、写一篇文章,句子是由单词一一组成的,句子中的段落、话语。所以,词汇在语言的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

4. 解释“单词”。

回答:词是结合声音和意义并可以独立使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5. 解释“语言”。

回答:俚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组成,但含义相对固定,经常作为一个整体使用的固定短语或惯用语言片段。

6. 解释“基本词汇”

回答:基础词汇是词汇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使用范围广,构词能力强。

7. 解释“通用词汇”。

回答:一般词汇,它包括古词、方言词、外来词、铸币等。

8. 解释“短语”。

回答:习语是指表达习惯隐喻意义的固定短语,成语大多是三个词。

9. 解释“成语”。

回答:成语是汉语中独特且使用最广泛的成语形式,通常是四个字。

10. 解释“寓言”。

回答:歇后语是汉语成语的一种特殊形式,简短的诙谐、生动的句子,由两部分组成,一般来说只有前半句,后半句被省略,使用同音异义词或隐喻双关语来表达某种含义。

11. 讨论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之间的关系。

回答:词汇表中除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该语言的一般词汇。通用词汇的特点是不是全民通用的、使用范围窄、简短的历史、构词能力弱。通用词汇包含的单词远多于基本词汇,内容也很复杂。一般词汇对社会变化很敏感,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体现在通用词汇上。一般来说,新词、古语、外来词和行业术语、技术术语、方言俚语等属于一般词汇。基础词汇和一般词汇之间是互补的关系,通用词汇中的大量单词是在基本单词的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基本词汇。

12. 简答中汉语同音词的形成原因。

回答:中文同音的原因是:(1)语音耦合,汉字数量较多,但普通话的音节数很少,将产生相同的声音。(2)历史声音变化。历史上发音不同的单词,同音异义词。(3)造成语义分化。

13. 简答中同音异义词与同形异义词的关系。

回答:同音词是指发音相同的词,同形异义词是具有相同形状的单词,他们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同音但形式不同;(2)形状相同但声音不同;(3)同音异义词和同音异义词。

14. 简单词与单音节词的关系。

回答:简单词和单音节词,不是同一个概念,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简单词从形态角度划分,由语素组成的单词;单音节词是从音节的角度来划分的,由一个音节组成的单词。

15. 简答汉语词素分类系统。

回答:(1)将语素分为“成语”和“无话可说”。惯用语素是指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直接组成单词的词,一次性语素。(2)将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不免费(粘着)词素”。自由语素是指能够单独组成单词的语素,有时可以单独说。因为它是一个虚词,所以永远不要单独说话,这是衔接语素。(3)将语素分为“定位语素”和“未定位语素”。位置语素是指在最小合成结构中固定的位置,或总正面,或全后部。未定位语素是在最小合成结构中没有固定位置的语素,他们可以先于,可以重新排列。(4)将语素分为“内容语素”和“空语素”。实质性语素具有真正的词汇意义,或者直接加载词汇意义的语素本身。非功能语素是通常不具有真正词汇意义的语素。

16. 简答语素、音节与汉字的关系。

回答:词素、音节与汉字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的大部分语素都是单音节的,用汉字记录书写,三者之间有对应关系。一般来说,语素是一个音节,一个汉字。但语素、音节、汉字属于不同的类别,语素是语言的单位,音节是一个声音单位,单词是文本的单位,所以把三者放在一起,不再是简单的信件往来。

17. 解释“变性成文字”。

回答:指语素改变词性以形成另一种类型的词。也就是说,有些习语从语法功能上来说本来就是动词性的,或名义上的、或形容词,但在构词时,同时形成的两个词性的词。

18. 解释“变形为单词”。

回答:变形就是将原复合词中的未形成元素变成词汇元素,然后形成单词,包括反义词和缩写词。

19. 解释“复合词”。

回答:复合词是根语素+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组成复合词的词根词素都是有真实意义的词素或有真实意义的非词词素。主要是声明性的、部分正式、主导的、平行四。

20. 解释“附加构词法”

回答:词根语素+附加语素形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复合词称为加法复合词,现在“衍生物”。构成派生词的词根词素都是具有真实意义的词素或具有真实意义的非词词素,词缀词素不是单词、附着力、位置语素和非智能语素。根据词缀在单词中的位置,派生词可分为三种类型:字首、后缀和中缀。

21. 解释“冗余”。

回答:冗余构词是通过词根语素的重叠形式形成新词。这样得到的复合词称为重叠复合词,重复。中文中的冗余词包括:(1)名词重复。(2)状语重复。(3)多个重叠词。冗余词重叠后增加一些语法意义,不改变重复本身的词性。

22. 简答中后缀语素和后缀语素的区别。

回答:后缀语素与结尾语素有一些共同点,它们都不能单独作为词语。但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从表达功能来看,后缀通常可以表示附加的词汇含义,这是一个词义。而结尾仅表达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

23. 简答中词根词素和词缀词素的形式和功能。

回答:词根词素缩写词根,是这个词的核心部分,一个词的主要词义是由它反映出来的。词根语素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与其他语素一起构成复合词时,也带有最重要的词汇意义。词缀词素,构词元素的位置是固定的,不是单词的词干部分,但参与不同意义的新词的构建。词缀语素也有一定的意义,但一般不如词根词素的意义那么真实,但通常是一个抽象类,他们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新词的构建。

24. 简答分隔词和短语词。

回答:可分离词和短语词是正式的或让人感觉像词的,但它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单位,在结构和意义的搭配上与短语接近。由于可以插入或扩展,所以它们具有与一般短语相同的特征;但在不插入和扩展的情况下,和一般的二音节词长度差不多,所以至少在插入和扩展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看做是一个单词,这就是所谓的“分开的话”(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单词)和“短语词”(可以进行大幅度扩展的单词)。

第 4 章 语法

1. 解释“语法”。

回答:语法是单词的构成、短语和句子的词形变化和构词规则。

2. 解释“递归”。

回答:递归意味着相同的规则可以在结构中重复使用。

3. 解释“语境”。

回答:语境是一个人说话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包括特定地点、对话者和上下文等。

4. 简答语法规则的抽象表达。

回答:语法规则本质上是高度抽象的,是每个人说话时都必须遵守的规则。单词和句子的数量是无限的,所以不可能为每个单词和句子建立一个规则,因此,有必要对各种现象进行分类。

5. 简答语法规则的递归。

回答:“递归”意味着相同的规则可以在结构中重用。不同语言的句子的格式和长度各不相同,而抽象并不能不断衍生出新的规则,所以你需要让一个规则多次起作用。语法规则实际上是可以通过有限手段重用的规则。语法规则的递归性质,使其成为一条简洁的规则,帮助人们通过类比来学习和使用语言,克服简单性。

6. 解释“历时语法”。

回答:历时语法是指从语法变化的角度纵向发展、动态学习语法,研究的重点是特定时间过程中某些语法现象的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律。

7. 解释“同步语法”。

回答:共时语法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存在的语法现象进行横向分析、静态学习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种语法在特定空间的语法表示和语法规则系统。

8. 解释“个别语法”。

回答:个体语法是指对个体语言语法的研究,它包括对语言语法系统的研究,还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征,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9. 解释“句子”。

回答:句子是由若干单词或短语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的,能表达比较完整的意思,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具有一定声调、语调的语言单位。

10. 解释“语法规则”。

回答:语法规则指的是语法规则本身,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观地、习惯性地遵守的一定语感。

11. 解释“普遍语法”。

回答:普遍语法是指对人类语言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了人类语言中共同的语法机制。

12. 解释“核心语法”。

回答:核心语法,仅指句法结构规则。

13. 解释“外围语法”。

回答:外围语法,它研究与语法相关的单词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

14. 语法单位有哪些级别?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回答:语法单位可分为三个层次、六种类型:第一级语素组由语素组成,它们的功能是组成单词;第二层的短语由单词组成,他们的功能是造一个句子;第三级中句组由句子组成,它们的作用是表达。不同的语法单位之间有不同的关系。一是数量关系,即语法单位仅增加或减少成分数量,但性质和功能保持不变。另一个是质的关系,语法单位之间定性功能的差异,但成分数量不一定会改变。

15. 解释“语法形式”。

回答:语法形式是能够体现某种意义或者具有共同效果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

16. 解释“语法手段”。

回答: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征将语法形式分为几个基本类别,这种句法形式的一类称为“语法手段”。

17. 解释“词汇类别”。

回答:通过词的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词汇范畴。

18. 解释“句法范畴”。

回答:句法类别是通过结构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

19. 简答词汇意义的类别。

回答:语法手段首先可以分为“词汇手段”和“句法手段”两类。词汇手段主要包括“词形变化”、“单词重音”、“单词重叠”三大类。词形变化分为:(1)附;(2)词形变化;(3)不同的根;(4)零形式。单词的轻重是指通过单词的某一部分的重读或轻读而产生某种语法意义的形式。词重叠是指某个词或词中某个语素的重复使用所产生的某种语法意义的形式。

20. 简答句法手段的类别。

回答:虚词、流派选择、词序、语调的四个子类别。虚词是利用虚词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体裁选择是通过选择可以在句法结构中组合的语音或短语的类别来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形式。词序是通过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顺序来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调是贯穿整个句子的音高、压力、停顿等表达某种语法意义。

21. 解释“语法范畴”,常见的词类有哪些?

回答:根据一定语法意义的共同内容,将语法意义归纳为几个基本类别,这个语法类称为“语法范畴”。语法类别可分为“词汇类别”和“句法范畴”两类。主要通过词的屈折形式表达的语法意义属于形态学的范畴。词汇类别“体词属性类别”和“谓词属性类别”两种类型。正文词的常见属性类别有:(1)性别;(2)数字;(3)网格;(4)确定的和不确定的。常见的谓词属性类别有:(1)小时;(2)身体;(3)状态;(4)代词。

22. 解释“词类”

回答:词性是词的语法分类。指能够替换语法结构中某些常见组合位置出现的单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类。

23. 解释“短语”。

回答:特定词类和词类组合构成短语。

24. 解释“向心短语”。

回答:向心短语是指整个短语的功能相当于短语中心词的功能的短语。

25. 解释“离心短语”。

回答:离心短语是指整个短语的功能不等于短语中任何成分的功能的短语。

26. 解释“主语谓语不完整”。

回答:能够弥补缺失的成分,形成主谓句,换句话说,需要一定的上下文和补充上下文才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是不完整的主谓句,或省略号。

27. 为什么单词和句子是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回答:单词和句子是最重要的语法单位。因为单词和句子都是基本单位,再次最后一个单元,它们可以链接各种语法单位。词是句子的基本单位,句子是表达的基本单位。从构词和造句的角度来看,词既是最终单位,又是造句的基本单位;从句子和表达方式来看,句子是造句的最后单位,同时也是表达的基本单位。词和句子是可以与低级单元和同级单元连接的语法单元。

28. 简答词性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回答:词性分类的标准是:(1)根据词形变化确定词性,形态标准。(2)根据词义确定词类,意义标准。(3)根据单词的聚合位置确定词性,分配标准。功能分配的标准是最通用的,而且,它是反映词性聚合关系本质的特征,是词类的本质属性。

29. 解释“直接成分分析”。

回答:逐层分割复杂短语,分段直到单词,或者从文字开始,层层组合,深入分析复杂的短语,刚刚打电话“直接成分分析”或者“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必须基于两个原则:一是“进入结构”,二是“重要的”。

30. 解释“复杂句子”及其标准。

回答:复合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从属的主谓结构组成,表达彼此相关的更完整的含义,中间有一个小停顿,或者用特定的连词,句子前后有大量停顿的句子。并列句就是复合句的意思。衡量复杂句子的标准不是有多少主谓结构或者表达了多少含义,相反,看看句子中是否有停顿和关联词。

第 5 章 语义

1. 简答语言的有理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回答: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语义还必须包括这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思想,就是所谓的“理性意义”,第二个是情感,就是所谓的“非理性意义”。理性意义也称为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主观和客观世界的知识。在词平面上,它是与概念相关的语义部分,在句子层面,它是与判断和推理相关的语义部分。理性意义是语义学的基本要素。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和风格,它通常总是附加特定的理性意义。

2. 解释“语义学”。

回答:语义是意义与语言形式的结合,与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

3. 解释“语言意义”

回答:语言意义是一般的、稳定的含义,语言本身所表达的意思。

4. 解释“语境意义”。

回答:上下文意义因人而异、暂时意义,是特定交际情境下的语言形式、知识背景等语境音素影响下表达的含义。

5. 解释“词义”。

回答:词义是人们对某一事物的普遍反映和主观态度结合词的语音形式。

6. 解释“词语的理性意义”。

回答:当同一单词的语音形式组合在一起时,对某一物体区别特征的认识就是词语的理性意义。

7. 解释“精液”。

回答:义原是从义原分析出词义的语义特征。

8. 解释“含义”。

回答:意义项是字典定义的最小单位,从该词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一般的、稳定的含义。

9. 语素和语素的区别。

回答:义原和语素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是两个根本不同的单位。义原(Sememe)是对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后得到的最小语义单位;语素是声音和意义的最小组合。义原是理论上分析的语义单位,自然语言单位,义原与语音没有直接关系。语素不仅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有一定的发音,它是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自然语言单位。

10. 简答元素与项目之间的关系。

回答:一个词可以同时有多个理性意义,其中一种含义在语言学中称为语义项。现代语义学利用分析音素区别特征的原理来分析词义,进一步将语义项分析成几个语义特征,义美。

11. 简答题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的区别。

回答:词语的理性意义因概括深度的不同而分为两类:一是人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在事物上的反映,这个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为“通俗意思”;二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思,这个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为“科学意义”。

12. 简答要素分析的作用。

回答:义原研究广泛应用于语义研究和语法研究,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义原分析可以清晰、间接地说明词义结构,很容易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揭示同义词、反义词和其他语义关系,对于研究意义很有用、学习并掌握。(2)义原分析有助于解释单词组合的语义条件。

13. 解释“一个字”。

回答:单个词是指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地反映一种现象,一个词只有一个意思。

14. 解释“一词多义”。

回答: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的含义可以概括和反映相互关联的几类对象,也就是说,它包含了几个相互关联的含义。

15. 解释“本义”。

回答:多义词的多重意义,本义。

16. 解释“引申义”。

回答:直接或间接源自原意的含义。

17. 解释“同义词”。

回答:同义词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具有相同或相似含义的两个或多个单词。

18. 解释“反义词”。

回答:反义词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具有相反或相反含义的两个词。

19. 解释“上位词、下位词”。

回答:语言中的某些单词代表了很大的范围,有些词代表一个小范围,如果后者所代表的内容能够完全包含在前者所代表的范围之内,那么他们之间是有上下关系的。上位词,代表一小部分事物的词称为下义词。

20. 简答多义词与同音词的关系。

回答:多义词和同音异义词的共同点是它们都以一种语音形式表达多种含义。不同之处在于:多义词的含义具有内在的联系,同音字的意思之间没有联系。一词多义是一个具有多个相互关联含义的词,是词义的聚合,同音词是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词,与词义聚合没有直接关系。

21. 为什么一词多义词一般不会造成交际歧义?

回答:虽然一个词可以有多种含义,但在使用上一般不会有歧义。(1)单词总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使用,特定的上下文将导致多义词仅体现一种含义;(2)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中,特定的交际环境也会使多义词只体现一种意思。

22. 简答同义词的区别。

回答:(1)词语的理性意义。一些同义词含义所体现的对象基本相同,但他们所指的范围并不完全一致。虽然有些同义词的含义概括的对象是相同的,但在强调、不同方面或程度。(2)词义不合理,附加颜色。有些是情绪化的;有些款式和颜色不同。

23. 简答题语义场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回答:层次结构是语义领域的一个显着特征,事物本身的分类是有层次的,因此,反映事物类别的语义场也形成层次结构,几个较小的语义场可以聚合成一个更大的语义场,几个较大的语义场可以聚合成一个更大的语义场。系统性也是语义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语义场是局部语义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意义域,被分成块并分配给不同的单词,这些词以互补的方式反映了同一领域的含义。系统中一个词的含义受到系统中其他词的约束,单词含义的变化或系统中单词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将导致意义域的重新划分和分配,导致系统中其他词的含义发生变化。语义场的系统性特征体现了语言词汇的系统性。

24. 解释“关系意义”

回答:单词组合时必须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称为关系意义,包括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意义。

25. 解释“声调意义”。

回答:意思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的心情,包含声明、怀疑、祈祷、感叹号和其他不同含义。

26. 解释“谓词结构”

回答:从语义结构上来说,一句话包括“情绪”和“主张”两部分,情态包括时态、嗓音、语气的意思,主张。命题可以进一步分析为语义结构“谓词结构”。谓词结构由“谓词”和几个“多变的”作品,谓语一般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是主导核心部件。

27. 解释“语义取向”。

回答:句子的某个元素在语义上指向哪里,换句话说,哪个或哪些组件在语义上相关,是该组件的语义方向。

28. 解释“歧义”。

回答: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含义的现象。

29. 解释“多变的”。

回答:变量又名“话题”、“物品”等待,是与谓词直接相关并受其管辖的语义成分。变量一般是名词词,通常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

30. 解释“语义角色”。

回答:取决于谓词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变量可以分为几种类型,这种类型的变量一般称为“语义角色”。常见的语义角色有agent、遭受、与事物、工具、结果、处所等。

31. 解释“暗示”。

回答:蕴涵是句子与意义之间的一种关系,就词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如果有一个意思是A的句子,必然有一个意思是B的句子,说 A 暗示 B。在正常情况下,蕴含法则是含有下位概念或部分概念的句义暗示含有上位概念或整体概念的句义,而不是相反。这种含义通常可以从句子本身的含义推断出来,无特殊背景关系。用公式表示为A和B。

32. 解释“预设”。

回答:预设是句子意义之间的关系,预设是指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如果有一个意思是A的句子,必然有一个意思是B的句子。蕴含包含在句子的断言中,是句子的基本信息;预设不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是句子的背景信息,用公式表示为A和B。

33. 为什么谓词对于支配地位至关重要?

回答:谓词结构可以有多少个变量以及可以有什么类型的变量,都是由谓词的语义决定的。因为谓词语义定义了谓词结构的内容,这也定义了句子的语义框架,有了这个语义框架,用满足谓词语义要求的变量填充此框架后,句子的命题。所以,在谓词结构中,谓词是主导核心成分。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